滬首試震蕩式斑馬線防打滑 類似高速公路減速帶(圖)
中原路、嫩江路路口鋪設的防滑斑馬線,布滿了長方形的凹凸花紋。
肖允 現場圖片
晨報記者 王亦菲
“有了凹凸面,現在不用擔心雨天滑倒了。”家住市光二村的姚小姐近日忽然發(fā)現,中原路、嫩江路路口的斑馬線一夜之間變了樣,“斑馬線上多了很多凹凸紋路,這幾天下雨走在上面感覺不滑了。”讀者曝料:
凹凸斑馬線現身鬧市路口
昨天上午,在姚小姐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中原路、嫩江路路口。“過去都是普通的涂料斑馬線,現在有了凹凸花紋。”姚小姐說,前幾天她途經此處時,突然發(fā)現這一變化,“也沒看到有人施工,仿佛一夜之間變身了。”
記者看到,這一路口的斑馬線和停車線果然與附近道路光溜溜的斑馬線不同,上面均勻布滿了長方形的凹凸物,厚度約五毫米左右,略高出地面,有點類似盲道的設計。而這一設計在該路口的4條斑馬線上都加以了運用。
姚小姐說,以前騎自行車路過這里時,輪胎經常會打滑,特別是從中原路轉彎到嫩江路時最危險,“有一次我看到一個騎電瓶車的男青年,因輪胎側滑還摔傷了呢。”記者體驗:
雨天減速防滑效果不錯
凹凸斑馬線真的有這么神奇嗎?昨日,記者實地體驗了一把。一踩上斑馬線,明顯能感覺到腳下有物體凸起。在還殘留有水漬的斑馬線角落位置,踩上去也沒有打滑的感覺。記者注意到,不僅人行道凹凸處材質防滑,沒有凸起的橫道線部分所用涂料的質地似乎比普通人行道的涂料更加粗糙,不易打滑。
記者騎著姚小姐的自行車故意壓著斑馬線,從中原路向嫩江路轉彎。車子輪胎能明顯感到與斑馬線凹凸面接觸產生的震動,還伴有輕微的“嘎吱”聲響,車子沒有發(fā)生明顯側滑。“電瓶車、摩托車應該感覺更加明顯。”姚小姐說。
除了斑馬線,這個路口的停車線也增加了凹凸紋。“有點類似減速帶的作用,應該是為了讓司機過路口的時候減速。”姚小姐認為。記者發(fā)現,中原路、嫩江路路口有一家大型超市,附近出入的行人不少。“這樣設計很好,現在車子通過都會減速,我們老人過馬路也更加安全。”買好菜騎車回家的陸阿伯說。
據附近小店的營業(yè)員說,他前幾天就發(fā)現這里的斑馬線改造好了,“但也沒看到施工的人,估計是晚上弄的。”
上海交警:震蕩線用在人行道是頭一回,暫無推廣計劃
記者從上海交警處了解到,陰雨天,不少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反映,路口的斑馬線容易打滑,因此在該路口試點新型橫道線。
交警介紹,這種震蕩線采用了新的防滑材料,希望增加摩擦系數,降低通過速度。這種工藝通常用于高速公路減速帶,用在人行斑馬線上還是頭一回。這次只在一個道口先行試點實施,希望看看效果,如有問題還會調整,暫時沒有推廣的計劃。
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這種創(chuàng)新型斑馬線除了防滑外,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減速。“表面的凹凸紋加上防滑涂料,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而凸起物有點類似鞋釘,增加摩擦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凹凸紋讓車子在駛過時會產生震動,提醒司機減速慢行,增加了安全系數。”
該人士稱,近一年來,上海交警為了保障市民出行方便、安全,推出了很多創(chuàng)新的交通措施,比如移動紅綠燈、鏤空指路牌、愛心斑馬線等,但有些創(chuàng)新的措施還僅限于試驗階段。該人士還指出,上海道路管理的一些經驗也是借鑒國際上的一些成熟做法。“比如‘綠波帶’(只要按照規(guī)定的時速行駛,就能一路綠燈暢行無阻的路段),即智能交通信號燈系統,就是借鑒了澳大利亞的經驗,然后結合上海的實際交通情況設計的,F在已經在上海多條道路上推廣,如周家嘴路,收效很好。”